首頁 快訊 > 正文

快資訊丨透視A股白酒板塊中期業績:產業格局正深度重塑

白酒行業正經歷一輪深度調整,沒有企業能夠獨善其身。Wind數據顯示,截至8月28日,A股共有13家白酒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,相比2024年同期數據,反映出當前白酒行業仍未走出周期。

據記者梳理,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為1768.76億元,同比下降1.01%;歸母凈利潤合計為741.37億元,同比下降0.76%;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457.64億元,同比下降14.94%。

中國酒業協會有關人士認為,場景多元化演進、情感價值訴求升級、需求分層加速、渠道生態重構、存量博弈白熱化等,正在深度重塑白酒產業格局。


【資料圖】

紛紛實施“控量保價”

上述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,上半年營收、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的僅有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貴州茅臺”)、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五糧液”)和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金徽酒”)3家。

頭部企業中,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仍保持增長態勢,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54.03億元和194.92億元,同比增速分別為8.89%和2.28%,但增速較上年同期的15.88%和11.86%均有所放緩。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洋河股份”)與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今世緣”)歸母凈利潤規模雖位列第三、四位,但同比增速均由正轉負。

行業盈利水平亦呈現整體下滑。上述13家酒企中,上半年平均銷售毛利率為64.61%,較2024年同期的70.12%下降5.5個百分點。其中,10家企業毛利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,僅五糧液、安徽迎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3家實現同比提升。貴州茅臺仍以91.70%的毛利率位居行業首位,但較去年同期微降0.23個百分點。

此外,行業庫存壓力持續攀升。數據顯示,上半年13家企業存貨金額合計達1235.95億元,同比增長11.55%。貴州茅臺、洋河股份和五糧液存貨規模均超過百億元,分別為549.72億元、190.75億元、177.46億元,去庫存仍是行業當前重要任務。

為應對價格倒掛、恢復渠道信心,多家酒企在上半年采取“控貨挺價”策略。五糧液、洋河股份、今世緣等企業相繼發布停貨通知,涵蓋千元高端產品至百元大眾酒款。上半年,共有9家企業通過降低合同負債為渠道減壓,以控量保價策略助力市場回暖。

板塊估值有修復潛力
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1月份至6月份,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191.6萬千升,同比下降5.8%。中國酒業協會調研顯示,酒類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客戶數、客單價、營業額和營業利潤的減少比例較高,其中營業利潤負面情況最為顯著,利潤率有所減少的企業占比近六成,逾五成的企業營業額下滑,反映終端動銷乏力。

據記者統計,截至8月28日收盤,A股21家白酒上市公司總市值合計為3.25萬億元,相較于今年年初的3.43萬億元下降5.25%,其中17只白酒股市值出現下滑。上述21家酒企中,有17家酒企的市盈率在40倍以內,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市盈率分別為20.20倍和15.08倍。相較于其他板塊,白酒板塊當前處在低估值狀態。

太平洋證券研報顯示,中報密集披露,市場對短期業績壓力已有預期,關注動銷與價格傳導改善情況。當前核心酒企批價跌幅收窄,渠道信心邊際回暖,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,具備修復潛力。華鑫證券研報也顯示,隨著酒企半年報陸續披露,第二季度業績的利空預期已充分釋放,第三季度動銷邊際回暖,板塊配置的性價比持續凸顯。

基于行業現狀,中國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庫專家蔡學飛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建議困境中的酒企加速變革:首先,加速去庫存與價格維穩,積極停貨控量,穩定終端價格體系。其次,要加速產品低度化與年輕化轉型。再次,要借助互聯網,渠道融合與C端深耕,布局即時零售、社區團購及品鑒會,打通消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最后,加快廠商協同與數字化賦能,聯合經銷商清庫存,緩解市場壓力。

“白酒產業是價值驅動的長周期產業。雖然目前行業進入‘存縮量’波動時代,但行業持續向優勢品牌、優勢企業、優勢產區集中的趨勢沒有改變。”白酒行業專家、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在行業調整期,龍頭酒企持續強化自身壁壘,品牌力、現金流和高效決策機制等優勢將成為穿越周期的核心壁壘,增長韌性相對較強。

蔡學飛認為:“考慮到社會消費與行業周期,預計本輪白酒行業深度調整將持續至2026年下半年,2025年末或現初步觸底信號。今年中秋、國慶旺季,名酒價格有機會筑底反彈,疊加低度化新品和即時零售渠道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滲透,行業將呈現‘U型’復蘇,而非快速‘V型’反彈。”

標簽: 白酒 行業 企業 貴州茅臺

精彩推送

亚洲日本成人网,午夜免费电影一区在线观看,欧美在线观看一二区,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热蜜桃导演
>